黔西南织密民生保障网守护“一老一小”-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5/16 14:35:22
来源:贵州日报

黔西南织密民生保障网守护“一老一小”

字体:

温暖夕阳 托举朝阳

——黔西南织密民生保障网守护“一老一小”

  “顿顿热乎饭,吃得暖心又舒坦。”正午时分,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脚下的纳录村飘出阵阵饭菜香,75岁的罗兴义和邻居们围坐八仙桌,享用着免费定制餐。

  4月中旬,晴隆县“春晖行动”志愿者为鸡场镇建坪小学的孩子们送去装有书包、文具盒等的“春晖·加油包”,情暖童心,相伴成长。

  这些都是黔西南州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的温暖缩影。“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牵动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如何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近年来,黔西南州紧扣“老有所养、幼有善育”目标,通过完善设施网络、强化兜底保障、优化服务供给,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一老一小”全链条服务体系,织密民生保障网,实现三级养老网络全域覆盖,以及儿童关爱服务精准到“家”,聚焦“一老一小”,托起“朝夕美好”。

  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晨曦微露,兴义市安佳坪东颐养园内,十余位老人正跟随护理人员练习保健操,笑语不断。作为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这里的智能护理床、健康监测系统与无障碍卫浴构筑起安全适老空间,还有床头应急呼叫系统全天守护。

  “住得比家里还踏实!”正在理疗的张老伯说。颐养园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制个性化养护方案,从营养膳食到康复训练全程跟踪。

  除了机构养老,黔西南州还打造覆盖文化、医疗、智慧、互助的“助餐+”养老服务生态圈。在册亨县巴纳布社区的惠民助餐点,77岁的张必惠端着热气腾腾的三菜一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天跟老邻居们开心吃着热乎饭,这日子真是暖胃更暖心!”

  把一件件“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围绕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黔西南州升级改造17家养老机构,配套建设136个社区养老设施,建成9个示范助餐点,实施3349户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截至2024年底,全州运营养老机构2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8个、农村幸福院10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了95.77%,全州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全方位关爱护航儿童成长

  4月下旬,“黔心护童·一路同行”项目联动兴义市木陇街道6个社区开展春日亲子生日会,用温暖陪伴守护儿童成长。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充实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感受到集体关怀与社会温暖。项目组表示,将持续开展主题丰富的关爱活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在晴隆县三宝街道,当地通过文化传承、艺术教育及社区服务,提升儿童综合素养,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我们开展手工、绘画以及扎染、蜡染等非遗体验课程,带领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创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益童乐园社工李秀介绍,她们围绕儿童成长需求常态化开展多元化活动。

  在儿童关爱领域,黔西南州140个乡镇、1291个村(社区)配备儿童督导员,166个“儿童之家”投入使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依托村(社区)儿童关爱服务设施提供作业辅导、游戏娱乐、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服务活动,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全方位关爱护航儿童成长。

  培育专业人才破解供给难题

  在兴义市桔山街道民航社区,养老护理员张女士正在为老人修剪指甲。经过培训的她,不仅依据《老年营养配餐指南》科学配餐,还教会老人视频通话,架起亲情连心桥。

  安龙县招堤街道海庄村的王贞花,参加“黔灵女”家政的母婴护理员培训后,从一知半解的新手成为炙手可热的“月嫂”。“现在能熟练处理新生儿护理、科学辅食添加,还会用游戏开发宝宝认知能力。”王贞花说,专业技能的提升让她月收入达到8000元。

  围绕日益增长的养老和育婴服务需求,黔西南州构建起涵盖保育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多工种的多元化培训体系。通过市场调研,精准对接“一老一小”服务市场的人才缺口,科学设置培训课程。2024年,全州共有31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其中有保育员、育婴员和养老护理员培训工种的民办培训学校达16家。全州针对“一老一小”服务的专项培训达2000余人次,有效缓解养老和育婴服务人才短缺难题。

  当前,黔西南州不断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网,努力推动老有颐养、幼有善育,一幅“朝夕美好”的幸福生活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李允凤)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