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镇前丰村,一个半自动化的蛋鸡养殖场里,两万羽蛋鸡正奏响乡村振兴的“进行曲”,娓娓讲述背后的党建故事。
这个故事,还得从五年前讲起。
2019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鼓擂响,前丰村明确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的帮扶点。面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前丰村,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中国电子相关领导带着问题多次深入帮扶点实地调研,结合实际,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党建+国有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把蛋鸡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当年,在中国电子投入138万元的帮扶下,前丰村党支部书记石鹏飞勇挑重担,带领农户自筹15万元入股资金,一座规模1万羽的半自动化蛋鸡养殖场拔地而起。
随着鸡蛋市场前景向好,2022年,中国电子再次投入70万元帮扶资金,助力蛋鸡养殖场规模从1万羽扩大到2万羽。如今的第四期养殖场,鸡舍配备全天恒温系统设备,彻底解决蛋鸡忽冷忽热的难题。每天按照6:2:2的精准比例,对玉米、豆粕、杂粮等粮食进行科学配比,定时喂养、监测、防疫,产出的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突破95%。
项目启动至今,已为11户农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仅2022年就帮助他们增收9.13万元;同时带动55人次临时务工,发放临时性务工工资1.68万元,发放分红14.10万元。2023年,稳定就业岗位增加到5户,发放工资20余万元,临时务工达300余人次,发放工资3万余元。2024年,稳定就业岗位增加到6户,发放工资20余万元,临时务工500余人次,发放工资5万余元,发放分红15.7万元。不仅如此,全村190户700余人还享受了村集体经济分红,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增收;产业发展,全民受益”。
前丰村党支部在中国电子的指导及地方党委领导下,始终发挥着管理与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将养殖场纳入黄板镇强村富民公司统一管理,严格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通过“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请进来”接受技术指导,提升饲养员管理经验与技术水平,降低鸡苗损失;在技术层面,加强与鸡苗厂家、动保厂家合作,每月至少邀请技术人员到场指导一次,强化对饲养员培训,使其能精准判断鸡群健康状况,还积极探索饲料技术,用自配料替代全价料,每吨节约成本100元以上。在销售渠道拓展上,更是多管齐下,通过经销商将鸡蛋销往重庆、湖南等地;依托中国电子的消费帮扶,累计采购金额达200余万元;借助中电消费帮扶平台,让鸡蛋走向全国各地;采用“强村带弱村,片区抱团”模式,助力“黔货出山”;回收旧纸箱降低成本,已回收4902个,节约成本9804元。
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如今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示范村,前丰村的半自动化蛋鸡养殖场,见证着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未来,前丰村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紧盯“党建+国有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优势和农户的生产优势有机融合,形成全封闭式精细化管理、半自动化养殖体系,从源头上杜绝二次污染,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在蛋鸡养殖产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刘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