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修文县16.7万亩猕猴桃即将进入花季,果树上嫩枝葳蕤、花蕾结得密密麻麻,正是猕猴桃抹芽疏蕾的关键时间节点。这两天,修文县四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产业工人分赴各乡(镇、街道),对公司所托管的果园进行精细化管理。
工人们为猕猴桃果园除草,为果树抹芽、疏蕾,抹掉弱小叶芽,摘掉弱蕾,保留壮实的头花,从而控制挂果数量,提升猕猴桃果品。
据了解,近年来,修文县创新猕猴桃产业管理模式,针对管理相对滞后的果园,引进企业实施托管模式,从而提升产业效益,帮助果农减轻种植负担、拓展增收渠道。其中,修文县四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在阳明洞、洒坪、小箐、六广、六桶等乡(镇、街道),为两万余亩猕猴桃果园提供不同程度的托管服务。
“我们主要有三种托管模式,全托就是猕猴桃果园所有人工、投入品、市场销售全部由我们负责;半托就是我们公司提供投入品和技术,种植户自己实施;社会化服务就是我们在技术、销售方面提供服务。公司2019年开始提供托管服务,最初只经营300多亩果园,到现在全托的已经有1000多亩,半托的有5000亩左右,社会化服务的大概有20000亩左右。”修文县四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登才说。
小箐镇小坝村猕猴桃种植户何登秀,以前自己种植猕猴桃60余亩,由于猕猴桃产业投入成本高,自己不懂技术,产品市场渠道单一,导致果园产出效益不高,每年猕猴桃产值6万元左右,除掉投入品和人工成本所剩无几。这两年,修文县四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她家果园接手进行全托管,让她卸下了肩头的“重担”。
“他们来接管以后,我们每年不需要任何投资,光是分红就有五六万元。加上我经常帮他们做零工,差不多也有两万多元,算起来每年净收入就有10万元。”何登秀开心地说。
“从2019年至今,我们销售的猕猴桃已达到1000万斤以上。分红方面,因为我们合作主体不一样,种植面积有区别,多的每年能分到十二三万元,少的也有两三万元。我们每年用工量大概在10000个以上,一部分种植户,他的园区托管给我们以后,能够在我们这里就近务工,增加他的收入。”何登才说。
据悉,作为修文县农业支柱产业,修文猕猴桃目前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等20多项荣誉。产业发展过程中,少数猕猴桃种植主体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困难,县相关部门引进多家企业参与实施猕猴桃托管模式,其中实行全托管的猕猴桃果园已达10000余亩。
托管过程中,农业企业积极推广高产修枝技术、科学肥水管理、综合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渠道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与种植户实现了“双赢”。
“猕猴桃产业发展之初,老百姓积极性很高,我们大规模种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部分老百姓技术、投入都存在严重短板,导致我们一些果园失管,甚至个别老百姓完全放弃了管理。公司介入以后,采取全托、半托或者转租的模式,为这些果园提供托管服务,其中全托的完全就是固定分红。这样,我们失管的这些果园管理跟上了,产量上来了,效益得到明显提升,老百姓松了绑,而且收益也增加了。”修文县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市场科负责人李大忠说。(姜继恒 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