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在院“光明书房”以《“渝黔桂”运河: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为主题,举办了第三期《甲秀月谈》学术研讨会。

本次《甲秀月谈》共邀请了四位主讲嘉宾,分别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云贵办事处主任李万松、贵州顺达水运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程从虎、贵州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张智勇副研究员,他们发言的主题分别是《“渝黔桂”运河的可行性分析》《建“渝黔桂”运河,变“水运小短板”为“物流大动脉”》《“渝黔桂”运河助力贵州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黔桂”运河: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参会专家和学者围绕“渝黔桂”运河的战略价值、经济效益、产业发展、重大意义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对话,增进了大家对规划建设“渝黔桂”运河的共识。《甲秀月谈》常驻嘉宾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勇,党委常委、副院长赵普、陈应武,在发言时强调要充分发挥贵州省社科院的智库功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从变革、重塑、再造维度去思考运河对未来贵州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从概念、原理、方法等维度深化规划建设“渝黔桂”运河的理论基础,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去推进相关工作进程,为运河建设提供持续的学理支撑与政策咨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黄朝椿研究员在主持月谈时说,规划建设“渝黔桂”运河,使之成为西部陆海航运新通道,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以西电东送为主动力、以交通建设为主动力的阶段,现在贵州的发展到了以产业发展为主动力的阶段,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物流条件,运河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贵州的物流条件,重塑贵州发展基础,助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