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避暑旅居”名片-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开阳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避暑旅居”名片

2024-05-23 16:47:57  来源:开阳县委宣传部

  “我们预计今年纯收入可达10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余元,带动就业人员90人。我们将动员更多的村民将‘沉睡农房’变成‘共富屋’,带动集体经济权属人和群众富起来。”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严明福满怀信心地说。

  这是打造避暑旅游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个缩影。

开阳县高寨乡民宿风光。

  今年以来,开阳县禀赋资源优势,以民宿产业作为盘活乡村闲置资产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和自留地,采取“林旅、农旅、体旅、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田园康养、生态康养、体育康养新兴业态,打造特色山居民宿品牌和避暑旅居名片,做旺旅游经济,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合理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坚持宜居、宜游原则,对标“爽爽贵阳·旅居生活”建设及服务标准,通过实地走访、群众调研和征求乡(镇、街道)意见,选择资源较优、交通便捷、公共配套完善、群众积极的村,集中打造一批旅居示范点。经过综合评估,将以双流镇三合村为核心,辐射禾丰乡王车村、马头村、南江乡苗寨村、龙广村、高寨乡牌坊村、龙岗镇大石板村、花梨镇清江村、龙水乡龙江村、南龙乡东官村等村寨进行“一核一带多点”空间布局。

开阳县三合村康养中心。

  立足资源,促进旅游提质。多元化打造,结合本地凉爽气候、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红色文化、水东文化等资源优势和旅居示范点选址特色,将闲置农房改造为宜居住房,打造“田源归隐·康养三合”康养避暑型、“风情布依·书画王车”民俗文化型、“宿在十里画廊·梦回马头古寨”历史文化型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旅居示范点,积极推出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促进旅游提质升级。目前,旅居农房改造启动22栋,投入运营85栋。

  强化推介,打响旅游品牌。深化旅游和文化、体育、农业的融合力度,举办十里画廊油菜花艺术节、米坪乡“桃旅融合·玺运园缘”桃花节、水东狂欢夜等赛事活动10余项。通过招商易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现场直播、宣传片等形式和载体,对开阳精品民宿客栈、旅居生活、活动赛事、景区景点、美食特产进行全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宣传推介,为开阳避暑旅居造势引流。目前,已发布短视频10余条,现场直播5场次,在线浏览量达5万人次以上。

十里画廊民宿。

  聚焦要素,提升服务质效。整合食、宿、行、游、购、娱等要素,制作旅居生活服务便民卡和一码游开阳小程序,推进旅居管理和服务智能化、一体化。持续完善旅居示范点的交通、医疗、生活等基础设施,为避暑旅居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体验式旅游向沉浸式旅游转变,让旅居游客留得下、住得久。目前,双流镇三合村已开通双流至禾丰路段9辆营运车辆,新增50盏路灯和信号基站,并设立快递揽收点、卫生医疗点,已获批贵阳市首批市级旅居生活示范点评定。

  紧盯重点,推进旅游融合。紧盯增强游客体验、重构商业模式、增加旅游消费等重点,实施“旅游+”“+旅游”,强力推进旅游与乡村振兴、文化、交通、教育等深度融合。成功创建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举办贵阳首届“飞阅十里画廊”全国滑翔伞公开赛,新增汽车露营基地1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乡村振兴体育旅游示范点1个。新增省级以上乡村旅游少数民族重点村4个、乡村旅游村寨5个、精品路线3条。打造水东乡舍特色民宿1个、优品级及以上客栈7个、星级以上农家乐69个。

  推出产品,加快文旅融合。围绕非遗民俗文化,推出文化氛围浓、情感体验强的研学游、亲子游、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在景区内开展舞狮、吹芦笙、跳圆、对山歌、吹木叶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组织美食美酒文化交流会,吸引游客融入其中,增强旅游沉浸体验,延长乡村旅游时间。目前,新增“银领工作驿站”(水东文创研学基地)、富硒品牌旅游体验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体验馆、布依文化展示馆等场馆,打造红色文化景点2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开展六月六、民族风情节“水东狂欢夜”等相关展演活动10余次。(杨刚)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