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院“精开”红色资源“富矿”,融入十大育人体系育“红心”青年-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遵义师院“精开”红色资源“富矿”,融入十大育人体系育“红心”青年

2024-05-09 18:39:34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化精心开发利用,将红色文化融入十大育人体系之中,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红心”青年,瞄准“政治过硬、本领高强、适应社会需要”育人。

VR虚拟仿真思政实践实训中心。

  利用省级“VR虚拟仿真思政实践实训中心”,开发“红色课程”育人。建立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教育为主体的微课和案例库,开发的“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一批校本课程及10多门线上微课程成为“网红”选修课,开设的“长征班”成为学生成才“标杆班”,“长征课堂”播撒“红色种子”育人根正苗红。

  依托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一中心两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中央团校党性教育基地)平台,打造“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广泛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靶心”科研,用青年人的视角提升研究价值,“红色文化的当代话语转换及价值研究”等10余个项目喜获国家社科项目或教育部重大项目支持,师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实现“红色科研”育人。

重走长征路之遵义会议会址。

  依托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苟坝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场所,建立学校“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红色实践”育人。通过重走长征路、自编自导自演红色剧目等活动,实施沉浸式体验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创作的《格桑花开》等一批红色作品在全国全省赛事中获大奖,实践育人中涌现郑维勇、张郅昭、王媛媛、周科永等一批红色基因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标兵”。

  围绕“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主题,营造“红色环境”育人,在校内建成红色文化馆、百年广场、长征音乐厅、长征美术馆等一批红色文化场馆,形成润物细无声环境育人“多点矩阵”。打造“青春师院·一院一精品”“我与楷模·面对面”等品牌活动,邀请黄大发、刘秀祥、杜富佳等与青年学子面对面,引导学生扣好人生“每一粒扣子”。

“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网站。

  打造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四位一体”的易班红色网络育人阵地,建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前课后,党政工学团联动、说学演奏唱为一体的“红色育人综合体”,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上线“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专题网站,开发“红色资源”“红色精神”“红色记忆”等版块,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芯片”成为学生内核力量。“红网红芯”育人成效明显,学校多次入选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新媒体互动百强”。

  “红色文化”育“红心”青年,从“心”开始。学校利用获批国家级、省级家庭教育实践培训基地载体,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将“育心”贯通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双平台·六步骤干预体系”,建成心理健康育人实践基地169个,实施项目66项,心理“贯通”育人有序推进。

学生工作部举办辅导员沙龙活动。

  提升“精管”育人实效,将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之中,寓育人于精细管理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把高校的每一项管理变成教育学生的场所,于无声处育芳华,相继树立管理育人“标杆”113个。发挥“榜样”作用,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主,辅导员+“五老”、革命遗址解说员等的红色文化传承“1+N”育人队伍。

  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发扬“店小二”精神,实施“精准”服务模式,做到贴心“服务”育人。建立社情民意“直通车”,打好服务组合拳,打造集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管理“六位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社区,整合数据打通各部门壁垒,做师生的知心暖心贴心人,用心用情用力开创服务育人“新路子”。

百年广场党旗雕塑。

  建立遵师“红色+”特色发展型资助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融入奖学金评选、助学金申请、助学贷款办理、勤工助学等相关环节,通过“助学·筑梦·铸人”等多形式活动,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推进“红色+”资助育人,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凝心铸魂。

  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红色育人“引擎”,建立“党委主导、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创新性实施跨域党组织联建活动,实施校政、校企、校农、校校、校园等“校N结合”的党组织“联建”育人,实现活动联办、党员联学、服务联动、人才联育、发展联促,建立开放型、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30多个。(施宣)

[责任编辑:谢素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