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后生”梁意-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菌后生”梁意

2024-05-08 18:31:00  来源:石阡县委宣传部

  石阡县花桥镇梁家屯村村民梁意,用小小的一朵菌擦亮了青春底色。

  “偷听”而来的机遇

  无资金、无技术、无资源,这是梁意自嘲自己是“三无人员”。资金,是亲戚朋友借来凑的;技术,得自己去其他基地观摩学习;资源,四处求人“拜山问佛”。

  “想着以自身之力,能让家乡父老有口饭吃”一直以来是梁意最大的愿望。2012年,20岁不到的梁意从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两年,正觉有悖于自身理想,就在一次回家探亲的路上,听到了车上的食用菌厂老板的谈话。一场“偷听”而来的机遇,加之梁意从小回馈乡梓的梦想,就这样碰撞出“火花”。

  彼时的石阡县花桥镇,还未通高速,但好在离县城较近,不要说私人资源,就是公共资源,也少得可怜。梁意凭着满腔热血,游说自己的亲戚朋友,望着不到20岁的梁意,亲朋好友也满眼担忧,梁意的筹钱计划自然收效甚微。最终,在父亲和舅舅的帮助下,筹到了5万元。

  年轻的梁意拿着沉重的5万元,突然间又不敢动了,他内心在不断煎熬着,这是父亲和舅舅的钱,亏了怎么办?农副产品抗风险能力差,损失怎么算?自己究竟有没有学到位?到底自己是不是还是“三无人员”?满脑子的问号,似乎正要掐灭一个年轻人梦想的“火苗”。

梁意(左)在出菇房查看采收的平菇

  梁意当时很迷茫,但父亲一句“想法千千万万,做法就一条”点醒了他。他深刻地明白,自己当时的使命,不在于想多少,而在于“开始做”。

  于是,他到村里协调土地,到县城对接建筑材料,在网上寻找资料,在周边乡镇布局食用菌专用摊位……那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往往衣角被深夜的露水浸透,又被温暖的朝阳烘干。慢慢地,厂房起来了,设备进来了,路修通了,摊位也协调好了,当然,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梁意望着工厂的设备,信心满满!很快,梁意将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没资金,就先少量生产,带动现金流,他还清楚地记得,2014年底,自己的第一批菌棒,只有800棒,成本也就3000元,生产的平菇色泽鲜艳,外形讨人喜欢,味道也很鲜美,很迅速风靡市场,每个菌棒毛利就有5元左右。

  “当我看到800棒全部成功出菇的时候,我感到异常的欣慰,兴奋得手舞足蹈,我还邀请了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品尝我的食用菌。”梁意回忆到。

  向失败“取经”

  初次成功的喜悦,冲昏了梁意的头脑,接踵而至的失败,差点让年轻的梁意缓不过气来,但成长的磕磕绊绊,也使得梁意逐年变得沉稳。

  2015年初,出菇房放进去了5000棒菌棒,梁意准备大干一场之际,老天却跟他开起了玩笑。时间到了,温度控制好了,也跟着网上学着进行了灭菌操作,但是就是不出菇,梁意百思不得其解。

  是哪里出的问题?梁意跑到县农业农村局请教专业人员,在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得出了“菌棒的配方搭配不合理,培养料营养失调”的结论。失败不可怕,怕的是没有站起来的勇气,自己才24岁,站起来,重新站起来,成为了梁意最新的意念。

  县农业农村局的老师们也特别支持,看到年轻人的这股冲劲,也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纷纷表示今后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电话来问,也会随时上门帮忙查看菌菇长势,这也就使得梁意得到了资源保障。

  就这样,梁意又在不服输的勇气下,开始了第二次生产,这次投入约10000棒,是梁意的亲朋好友筹来的近10万元,虽然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们的帮助下,优化了菌棒配方,也通过小型试验出了菇,但这次,梁意又败在了粗心大意上。

梁意查看出菇房出菇情况

  出菇房由于前几次的生产,遗留了部分杂菌,必须经过系统彻底的消毒,才能再次进行生产。但梁意以及他的工作人员只对出菇房内的安放菌棒的架子处进行了消毒,忽略了角落,导致了第二批再次失败了。

  回忆起那段时间的事,梁意坦言:“自己当时很颓废,觉得自己做不成了。好在县农业农村局、团县委、花桥镇等单位的领导轮流到家中给我加油鼓劲,为我出谋划策,并协助我寻找资金,重建场地,鼓励我奋发前进。为此,我倍感信心,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我决定再次重振旗鼓。”

  慢慢地,梁意明白,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工程师,要有人员对生产环境把关,对产品质量把关,自己的优势是产品销售,就发挥自己的优势。于是,梁意踏上了寻找技术人员的道路。

  梁意先后到省里面寻觅,到周边基地参观学习,了解运营模式。也到相关单位参与销售方面的培训,充分考虑自己条件的情况下,最终在遵义,请来了高级农技师代元礼。为了打造带不走的技术队伍,梁意请代元礼到家为自己及附近村寨的青年农民讲授专业知识,并现场指导一个月。

  渐渐地,令人困惑的技术难题逐一解决,为了更好地回馈周边村子,梁意重新站起来,于2016年5月成立了石阡县梁意食用菌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招募了第一批工人,建成基地总占地面积20余亩。

  青春因菌更俊

  2021年,梁意成立了石阡意民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创建了第二个基地。公司所在地花桥镇冷水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儒勇表示:“梁意在我们这里建厂,是在我们村建立了一座造血工厂,我们的村民,经过培训,就能在工厂上岗,真正是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基地发展到现在,总占地90余亩。拥有食用菌种植大棚30个,出菇面积共计约10000平方米,年产量约750吨,年产值约400万元。

梁意在显微镜下查看菌种菌核

  孙传凤是花桥镇冷水坝村的村民,她家是曾经的建档立卡户,为了照顾在花桥中学读书的孩子,孙传凤只能闲居在家,2016年,经人介绍,来到了梁意的公司,经过岗前培训,现在每天送完孩子,就在梁意公司的出菇房里忙碌,每月也有2000元的收入。

  孙传凤是梁意公司员工的一个缩影,在创立之初,本着人文关怀,梁意公司侧重于招收建档立卡户人员,村里的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公司成立以来,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2人,上下游产业间接带动200人就业,带动脱贫户10户实现增收。此外,在大灾大难和公益事业上,梁意也出钱出力。为“我为家乡捐棵树”、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学弟学妹助力助学、为村里修路捐赠等,捐赠合计人民币10万余元。

  花桥镇党委书记何廷龙表示:“我们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像梁意一样干事创业,做留下来的产业发展,做造血生肌的为民实事,花桥镇党委、政府将提供一切可能之便利,为家乡父老办实事,做事业。”

  如今,梁意还在继续探索,意在延长产业链,开发上下游产业。梁意的青春因菌更俊……(陈良渊)

[责任编辑:王雪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