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践行为民宗旨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开阳县:践行为民宗旨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2023-10-08 10:49:47  来源:开阳县委宣传部

  今年以来,开阳县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铆足干劲,推动基层治理进村(社区)、党员进村寨(网格)、进家庭。建立健全一套有别于农村、不同于城市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小事不离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目标,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为:坝坝会上发放基层治理资料。

  延伸服务触角 打通基层治理“微末梢”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抓实136个村(社区)党建,谱写基层治理“大文章”,聚焦村(社区)类型多、治理难点多等实际,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延伸组织服务触角,治理重心向村(社区)下移,做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互融互促、同频共振,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网格化精细治理“延面”。按照“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体系要求,18个乡(镇、街道)将辖区划分为853个网格,细分联户单元,组建网格党小组,明确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整合“两委”成员、专职化人员担任网格员,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担任联户志愿者或联户长,并定量评比到个人,确保所有“两委”成员联系到网格、党员干部承包到组到户。截至目前,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6360次,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智能化重点治理“增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智治”优势,用好视频监控和天眼系统,紧盯基层信访重点,通过领导包案、上级交办、联合处置等方式,对信访事项“一体化”调处、解决问题“一竿子”插到底,实现在信息采集、综合研判、网上交办、快速处置上与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的有效联动,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系统化基层治理“提质”。强化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村(社区)治理为中心。聚力打造由村(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服务队,让党员“亮身份,认岗位,作表率”,在安全生产、创文、创卫等工作中形成强大合力;开展“志愿服务”入户走访、便民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网格员常坐群众家中、常听群众烦心事、常向群众嘘寒问暖,确保精准服务到位。同时建立物业公司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协调议事工作机制,全力提升村(社区)综合治理水平。

图为:在云开广场表彰开阳县2023年度“最美基层奋斗者“。

  创新管理模式 打好基层治理“一手牌”

  坚持把解决问题提升效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出狠招、下实功,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原则,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把党员、群众、“两新”组织等力量凝聚起来,建立“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青年志愿服务站、聚心工作室”等沟通桥梁,利用微信群网络、坝坝会、楼栋会等不同形式,确保村(社区)每一户群众有反映渠道、表达平台。目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计8000余件。

  服务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坚持以村(社区)“五老”人员带头,宣传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和最美基层奋斗者表彰成果,宣传身边好人好事,建立“群众点单、支部下单、社区买单、群众评单”机制,向社会公益组织购买服务,定制打造“老吾老驿站”“益童乐园”等特色公益服务项目,使社区管理与服务更有“温度”。

  管理效能由“低效率”向“高效能”转变。选派政治站位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领头雁”担任支部书记,与县级派驻“第一书记”密切配合,组成党员群众“主心骨”,构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等各领域党组织共同参与的“1+N”区域化党建联盟体系。按照“互联网+治理+N”思路,建立“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运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图为:志愿者深入农户家中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彰显为民情怀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温暖群众的“连心桥”。

  服务城乡群众“零距离”。利用线上询问、线下走访,群众按需“点单”,村(社区)精准“接单”。村(社区)接到群众点单,保质保量完成。在硒城街道刘家坡小区社会车辆多,导致小区群众停车难,车辆乱停乱放,车辆擦伤无处可找。社区接单后,指导成立了由党员、群众骨干等组成人员的硒城街道刘家坡小区自管会来履行小区日常管理事务。自管会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安装了停车场管理系统和监控探头,并对所有车辆停放信息、资金使用情况全部在小区显著位置公示,接受小区群众监督。

  实现城乡品质“大提升”。新建幼儿园和小学,提升改造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警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群团之家、文化广场、(社区)幸福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成立卫生志愿服务队,发放干湿分类入户垃圾桶,覆盖村(社区),设置二次分类收运点,制定垃圾分类机制,定期对绿化带补植补种,扮靓宜居环境。

  跑出服务群众“加速度”。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全面实行了“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建立帮代办员制度,帮办代办员开展“一对一帮办”“一帮到底”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窗口服务群众共30000余件次、上门服务3200余次。

图为:发放分类垃圾桶。

  运用德治教化 筑牢基层治理“防火墙”

  充分发挥德治教化在社区治理中的引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以“文”养德、 以“评”树德、以“规”立德,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软实力”,推动德治教化在基层遍地开花,形成“五治”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文”养德,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坚持以文化建设促进道德养成,用道德的力量推进社区治理。建好文化阵地,涵养德治土壤。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妇儿之家等阵地,提供理论宣讲、村民教育、科普宣传、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壹刻宝文化驿站”等阵地,定期开展党的理论宣讲、见义勇为模范事迹宣讲、实用技术培训及春节、元宵、清明节等文化惠民等活动,唱响文明新风“主旋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不断提升群众整体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截至目前,共开展惠民活动300余场次。

  以“评”树德,树立见贤思齐“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推动孝老爱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在社区落地生根。让社区群众潜移默化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在全县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开阳好人等典型选树活动。目前,共评选出“文明家庭”23户、“星级文明户”136户“开阳好人”15名。

  以“规”立德,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切实发挥基层治理制度的约束作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良好自治环境,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自律引导,推动长效长治。建立“红黑榜”评选机制,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邻里守望、乡村振兴、环境卫生等纳入评选内容,每季度按照标准评选出“红黑榜”上榜人物或家庭。目前,全县“红榜”上榜168人、“黑榜”上榜17人。(杨刚)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