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贵州残疾人】残疾人服务需求如何满足?贵州福泉融合“医康养教”破难题​-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精彩贵州残疾人】残疾人服务需求如何满足?贵州福泉融合“医康养教”破难题​

2023-07-26 17:07:28  来源:贵州省残联

 编者按:

  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过去五年来贵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和未来5年发展的方向,彰显新时代我省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促进贵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特推出“精彩贵州残疾人”系列报道,讲述贵州残疾人精彩故事,传递贵州残疾人好声音。

  近年来,福泉市委、市政府秉承为老年人及特需人群提供高品质康复托养服务的理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将康复托养中心、老年养护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规划建设在同一区域,并通过公建公营、公建民营、公私合营等运营方式,围绕“医康、医养、医教”三个结合,为老年人及其他特需人群搭建方便快捷、服务优质、普惠实用的新型托养照护服务平台,满足“一老一小”特需人群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医康养教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统筹规划。将残疾人康复托养、老年养护、日间照料、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民生项目统一规划在社会福利院内,由市政府统一征用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同时,在康复医院内设置托养对象家庭病床,实现“医康养”一体化服务。将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在距离康复医院100米的另一区域,让接受“医教结合”的孩子有更宽广的活动空间,更加有利于室外康复训练。

  加大投入。近年来,福泉市共争取中央发改项目资金3324万元,地方匹配资金8046万元,建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老年养护中心、中心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共设置康复床位100张、托养床位320张、学位180个。目前,全市有公立托养机构3家、私立托养机构2家、辅助性就业托养机构2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家、特殊教育学校1所。

  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医疗、康复、托养、特教等机构集中的优势,福泉市残联与中医医院联合将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合建为福泉市康复医院,与民政局整合项目资金建成医康养中心,与特殊教育学校整合资源创建“医教结合”是试点,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不断提升机构服务品质和服务能力。2019年,福泉市康复医院被评定为“省级残疾人康复定点机构”、州级“医教结合”示范点,2020年被省民政厅授予“福康工程”定点机构、2021年评为“省级残疾儿童康复骨干机构”。

  多种运营方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公建公营突显公益性。突出“兜底+公益”特色,全市现有公建公营托养照护机构3家,设立床位320个,主要托养对象为特困供养重度困难残疾人,现有入住对象269人,其中残疾111人。

  公建民营突显社会性。在集中现有优势资源办好公立机构兜底托养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机构低偿承接托养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充分体现民营企业的公益性。鼓励私立托养机构在收费价格、服务档次上充分优化,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托养对象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现有私立托养机构3家,共设立床位328个。

  公私合营突显普惠性。采取民政、残联监管(社会福利院)+公司(专业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模式,除兜底对象外,其他入住对象按低偿服务与市场化结合的方式,提供部分床位,供需长期托养照护的老年人及其他特需人群家庭使用,缓解家庭托养压力。目前,公私合营机构入住45人。

  多措并举推进医康养教融合发展

  医养结合。医养结合,由福泉市中医院康复院区负责市级机构托养对象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为入住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并在托养机构内设家庭病床;就近就医,乡级托养机构由所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医务人员每周开展1次健康监测,对患慢性病托养对象定期进行服药指导,对患一般病症的托养对象由所属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就近治疗,对乡级托养机构111名托养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健康监测;联动转介,在乡、村两级托养机构入住的托养对象,如有突发严重病症情况,由乡、村卫生室按程序进行及时处理和引导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对长期患病的托养对象可转介到市级托养机构托养治疗。

  医康结合。康复治疗,市康复医院对托养对象进行评估后,根据评估情况为23名残疾人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并安排康复师统一开展康复治疗;功能训练,乡、村两级托养对象免费开展社区康复训练,由市康复医院统一安排康复师每周深入乡级康复站开展1次康复指导、培训、治疗、评估工作。目前,已有158名托养对象通过康复训练,实现身体功能恢复和体质增强;工农娱疗,在托养机构集中托养的对象,除开展康复治疗、训练、监测和评估外,还增设了文体娱乐活动和手工项目,并确保每周至少开展2次文化娱乐活动。

  医教结合。医院变校园,做到“医中有教”,2019年,福泉市康复医院与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启动医教结合试点工作,对在福泉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进行评估后,为27名患自闭症、脑瘫、肢残的儿童建立康复档案,专门安排康复训练课程表,在康复医院开设集体课堂,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康复训练;教师变医生,促进“教里融医”,采取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与康复医院医生共同参与的方式,让残疾儿童每天进行半天的康复训练半天文化课程,通过直接参与协助康复训练,不断提升老师康复训练理论知识和实操水平。目前,2名老师成为康复训练辅导员,其他老师也将简单的康复训练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实现了教里融医“无缝对接”。

  治疗促学习,提升“医为教用”,在器官发育敏感期,以康复治疗和学习教育结合方式,及时为残疾儿童提供良好、适度的刺激及功能补偿,康复效果更为明显;康复进校园,实现“教需医辅”,2019年以来,市康复医院根据不同残疾类别学生的需求,组织医生进校园,分类分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并开设家长课堂邀请残疾学生家长参与康复培训学习。2021年,通过实施“医教结合”,7名残疾学生康复效果明显,现转入普通学校就读。(冯逸)

[责任编辑:王雪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