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22日,一列满载汽油罐的火车沿黔桂铁路疾驰南下,黔桂铁路贵州省贵定县大关坡隧道口前,两匹受惊的驮马在铁道上狂奔。事发当天雨雾蒙蒙,铁道旁的高填方路基下,上百名正在施工的民兵的生命危在旦夕。值班战士邹前方拼命将两匹驮马推出铁轨,险情排除了,列车保住了,但他却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他的故事被编成连环画和小人书,行走在他的家乡贵州余庆,能看到他的雕塑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桥。
记者:郑明鸿、李惊亚
报道员:熊艳、李宁、代鑫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1971年4月22日,一列满载汽油罐的火车沿黔桂铁路疾驰南下,黔桂铁路贵州省贵定县大关坡隧道口前,两匹受惊的驮马在铁道上狂奔。事发当天雨雾蒙蒙,铁道旁的高填方路基下,上百名正在施工的民兵的生命危在旦夕。值班战士邹前方拼命将两匹驮马推出铁轨,险情排除了,列车保住了,但他却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他的故事被编成连环画和小人书,行走在他的家乡贵州余庆,能看到他的雕塑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桥。
记者:郑明鸿、李惊亚
报道员:熊艳、李宁、代鑫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