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35年的遵义城。资料图
遵义北倚娄山,南濒乌江,为黔北重镇,是贵州第二大城市。唐贞观九年(635)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称为播州。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隶属四川、贵州省。清雍正年间,遵义划入贵州。清澈的湘江穿城而过,绿水如带,将城区分为两半:东南部是建于清朝中叶以后的新城,西北部是始建于南宋的老城。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图为1935年的遵义城。资料图
遵义北倚娄山,南濒乌江,为黔北重镇,是贵州第二大城市。唐贞观九年(635)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称为播州。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隶属四川、贵州省。清雍正年间,遵义划入贵州。清澈的湘江穿城而过,绿水如带,将城区分为两半:东南部是建于清朝中叶以后的新城,西北部是始建于南宋的老城。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