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桂林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发
新华网贵阳12月29日电 日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桂林做客新华访谈,畅谈瓮安县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以下是访谈摘录:
新华网:改革开放40年来,瓮安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请黄县长谈谈改革进程中瓮安的基本情况?
瓮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桂林:瓮安位于贵州中部,地处乌江中游,长江上游。瓮安县总的面积1974平方公里,有13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53万人。瓮安是革命老区,红军曾四过瓮安,在这里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我们一般来说只知道遵义会议,其实遵义会议的前奏——准备会议是在瓮安召开的,(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在瓮安县取得了一个大胜仗,强渡乌江就在这里打的。
图为瓮安县现代化磷肥厂。新华网发(邱小明 摄)
瓮安的磷、煤资源非常丰富,磷矿储量36亿吨,占亚洲的五分之一,号称“亚洲磷都”,煤的储量有10亿吨。瓮安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朱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有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草塘千年古邑景区,是4A级旅游景区。瓮安是文化大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发现了距今6.1亿年前的动物群化石。
瓮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被称为“黔中交通大十字”,瓮安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3个千亿级产业园区,也是贵州省2016年脱贫摘帽的县。瓮安县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的任务很重。
改革开放以前,瓮安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孤岛”,一个地处偏僻山区的小县。改革开放以后,瓮安和贵州其他县一样,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黔中区域经济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明星县城。
图为瓮安县城市景观。新华网发
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数据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瓮安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40倍,人均(GDP)增长110倍,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一二三”变为“三二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倍;在金融存贷款方面,存款增长了1436倍,贷款增长了1263倍;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4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倍。交通、通信突飞猛进,过境铁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境内高速公路有105公里,铁路有76公里,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服务业、房地产业发展也比较迅速,服务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315倍、22.4倍,公共服务实现新发展;瓮安县连续8年二本以上录取居黔南州第一;出口总额增长4931倍;大数据大生态大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1.02%,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图为瓮安县乡村新貌。新华网发(张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