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遵义市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勰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发
新华网贵阳12月27日电 日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勰做客新华访谈,畅谈湄潭县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以下是访谈摘录:
新华网:首先请李县长介绍一下改革开放40年来,湄潭县发展的具体情况。
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勰:湄潭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部。全县国土面积1864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湄潭县在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全县上下不断探索,取得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均衡减负,户户减负”“两减两增三在村”等重大改革成果。新世纪,湄潭非常荣幸于2014年再次成为全国新一轮的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这四年时间,先后承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征收、土地流转退出、“两权”抵押新型城镇化等12项国家级的改革课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艰辛的努力,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对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
图为湄潭县城市景观。新华网发
基层的试验让我们感觉:变革的动力实际上是从农村土地里边迸出来的。四年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说2015年,湄潭县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功在全国敲响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五定五明”入市的经验也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今自然资源部)的认可,尤其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所探索出来的“四确五定”经验写进了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我个人认为,湄潭作为试验区为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制订修改提供了至少这四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图为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新华网发(骈红梅 摄)
一是推动了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二是推动了全国农业税的减免;三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在全国进行推广;四是推动了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这些改革经验助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湄潭改革历程中带来的发展变化。
图为湄潭县马山镇柏杨山。新华网发(吴晓东 摄)